獨處的藝術

(真實案例)
潘姐(化名),現年52歲,未婚,原本在台北工作,十多年前為了照顧需要洗腎的母親,毅然決然的辭去已有十五年年資的工作,返鄉全心照顧母親,如今老母已85歲了。

三年前潘姐感覺自己好孤獨,既沒有知心好友,也沒有自己自主的時間,每天只有在醫院、護士、藥品與母親的陪伴、侍奉湯藥間打轉。有一回潘姐在電視新聞的跑馬燈上看見生命線專線電話1995,於是潘姐嘗試拿起話筒撥打1995…;這幾年每當潘姐想找人聊一聊,就會撥打到生命線與生命線的協談志工說說話。

最近,生命線的協談志工問及:「接觸妳的來電已有二年多了,不知道對妳有沒有實質的幫助呢?」,潘姐回答:「有呀」。協談志工提醒潘姐:「過去的妳長期為著母親,一點一滴的付出時間與精力,要不要也為自己安排『喘息』的時間,並且為自己留置『獨處』的時間及空間呢?」。

(生命線解析)
在現今的社會中,我們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,人與人的距離變近了,普悠瑪號、太魯閣號,在空間上縮短了花蓮與台北或台東的距離。智慧型手機的Line、Facebook、E-mail縮短了我們在溝通上的距離。我們也隨之越來越忙碌,而「獨處」的能力也隨之薄弱。

「獨處」是一項能力,它是在「寂寞」中逐漸練就的能力。一般人在「寂寞」的初期會產生慌張不安,漫無頭緒,百事無心,一心想逃出寂寞等心理反應;爾後才慢慢習慣,安下心來,建立生活的條理;最後才學會享受「寂寞」。使「寂寞」成為一種創造的契機,誘發出關於存在、生命、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。

人是需要「獨處」的,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,「獨處」是為了進行心理內在的整合,也就是把新的生命經驗放到自己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。唯有經過這一段整合的過程,才能自我消化對於外來的印象,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成長的系統。

所以,「獨處」的能力,關係著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,進而影響到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係。在忙碌、紛擾的生活型態中,我們唯有經由增進「獨處」的能力,才能消化外來的人、事、物,成為釋懷、寬容、不拘泥形式,生活自在的人。

全國生命線專線電話:1995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 關心您!
原登載於104年2月25日更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