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溝通的葵花寶典

七年之「痛」
小娟和丈夫自強結婚己經七年了,育有四歲的姐姐和三歲的弟弟。

他們的婚姻沒有俗稱的「七年之癢」,倒是有「七年之痛」。因為小娟對丈夫日常生活經常做的幾件事很不滿,她說:「自強非常『柴頭』」,每件事都要明講,否則,他就不瞭解我的心意。

「還有」,小娟繼續不滿的抱怨說:家裡不論大事、小事,譬如,從孩子要讀哪一些所幼稚園?或周末日究竟要帶孩子們去哪兒玩?還是要留在家裡讀書?準備月考?自強他明明沒有任何道理,卻硬要耍嘴皮子辯到贏,好維持住男人的尊嚴。」

「最讓我受不了的是,晚餐難得一家人輕鬆在一起,我認為可以一面看電視,一面吃飯聊天,他卻堅持:吃飯一定要在餐桌上吃才合乎衛生習慣。」 「結婚才七年就有這樣多事情好吵,我真擔心以後的婚姻要如何維持下去?」小娟憂懼悻忡忡的說。

夫妻是不同的個體
我們都知道,夫妻雙方來自不同的家庭,其個性、環境背景互異,開始的互相暸和適應是須要一段時間。說到底這是一個心態問題,其實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,而是自己。在生活中,不妨讓我們養成:有,很好;沒有,也沒關係。這樣一來,我們便能轉苦為樂,逍遙自在。接受它!處理它!放下它!

夫妻如何溝通?
一、恨,能挑起爭端;愛,能遮掩一切過錯。溝通時,言語的表達很重要,秉持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的原則;如果只動眼波,對方絕對是猜謎不出來你的心情和意思,言語表達要具體、清楚。
二、家庭裡是講情,而不是講理的地力,夫妻之間沒有誰輸誰贏的問題,只有全輸或是全贏。
三、設身處地才能夠瞭解對方感受,印地安諺語說得好:「如果你想瞭解我,就請你穿一穿我的鞋子,走一走我走過的路。」

原登載於105年10月26日東方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