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念

文/陳晏慈

  有人是當了媽媽才學做媽媽,而我也是當了志工之後才學坐志工的。一個夾報機緣當中看到「生命線的志工訓練課程」,其中最吸引我的是「諮商與輔導」因此就前往報名了,從此就結下良緣了。

  以往對「生命線」的概念,就是「想自殺的個案」求救專線,但自從真正參與了,才了解其服務對象是很廣的,越是如此,越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足,於是透過陳宇嘉教授,熱心的推薦到東華大學,修習社工相關知識及慈濟大學碩專班,修家族治療等相關課程,知識真是無遠佛界,學無止境。

Read more

陌生的貴人

文/林素珍

  98年2月2日星期一,晚上七點到九點在生命線值完班,隨即撥手機給湯小姐,請她二月九日幫忙代班(因要出差),結束電話後就回家,也沒發現有何異常。

  98年2月4日星期三一早,花蓮電信局沈小姐來電告知,是否曾於2月2日晚上九點十一分,有撥打0939—-這支電話號碼,且打了兩個鐘頭的手機?(哇!當時差點呼吸停止)當下在電話中告訴沈小姐,我的手機費率是188元,剛換新手機,可能按錯鍵,請通融一下,高抬貴手,希望能幫個忙,把損失降到最低,她回答:會與上層商量。

Read more

同理心

文/新人

 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看到的是,每當有人在抱怨、訴苦、猶豫時,聽的人就急於先否定他的感覺,接著是爭辯,分析抱怨者是怎樣的人,又急著主觀的尋找方法,想去替他解決問題,最後又強壓對方接受自己「最好」的意見,完全沒有把自己放在對方的感覺和思維裡。導致雙方無法交集,不歡而散。而我呢?也正是這樣,所以常被家人、朋友說太「自以為是」。

  自去年初,參加花蓮生命線廿期志工職前訓練,在全部課程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、受益最多的,就是「同理心」。

Read more

【勇敢的向家庭暴力說「不」】

文/馮佐漢

  對於,家庭暴力問題而言,我們應該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及因應的措施,怎樣才叫做家庭暴力?

 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。它包括對配偶(前夫、前妻、同居人或男女朋友)、親子、手足或長者的身體虐待、言語虐待、心理虐待和性虐待,進而造成受害者立即與長久的身心傷害。

  另一方面,希望能夠喚起社會的關注,意識到家庭暴力的嚴重性,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。

Read more

生命的色彩

文/王鑾襄

  談到生命故事,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那段日子的際遇。即使過了七、八年,仍然像昨天的際遇。那是在病房中發生的故事,每一個病床,都是一個家庭故事的濃縮。不同的病床往往呈現出對比鮮明的人生。

Read more

為自己許一個亮麗的銀髮族人生

王英偉(慈濟大學家庭醫學科副教授/心蓮病房主任) 採訪/李吉咸

身體的機能,因年齡的增長而老化,進而造成身體的活動能力下降。因此,銀髮族在生理機能的退化,所帶來心理的衝擊,以及許多不便的要素,產生失落感。本會期邀請到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主任王英偉醫師,如何改善生活品質,成為一個快樂、健康、燦爛的銀髮族人生。

  老人名詞定義就是六十五歲以上稱之為老人,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銀髮族。根據統計國人平均壽命為七十八歲,男性平均壽命在七十五歲,而女性平均壽命高達八○歲。對於人口的老化,也正當是國人所須面臨的問題。

Read more

活水人生-專訪中心主任方金香

林詣晉/報導

  花蓮縣依統計目前約有六到七千左右的志工,服務範圍遍及各階層,約一半的志工年齡是介於三十到六十五歲之間,在這年齡層的志工,常面臨在工作轉換及家庭組成等議題,許多衍生出來的問題都不斷挑戰志工生活。在大家的眼中,志工都是很陽光、很快樂的,卻忽略志工在持續付出的過程中,其實也是需要人家關懷的。在財團法人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的支持下,花蓮縣生命線協會承辦「活水人生」志工關懷系列活動,其中包含有心理關懷講座、團體及工作坊、面談諮詢,希望能進而協助志工調適身心壓力、處理重大挫折、增進家庭關係,及激勵他們的助人信念與熱忱,讓志工夥伴們內心能充滿著愛及持續把愛散播出去。

Read more

發現潛力

理事長/黃啟嘉

  時間匆匆,倏地又過了三個月,三個月來我慢慢的認識了所有的會務幹部,也認識了部分志工,這才知道,原來生命線裡,人才濟濟,臥虎藏龍,是個潛力無限的社團。

  能成為生命線的志工真不簡單,我的朋友知道我當選為生命線的理事長,紛說我去生命線當志工,我說:拜託,雖然我是理事長,我也是不能接線哩,那可是要經過一年的訓練加實習,才有辦法當志工,否則面對個案,本來不想自殺的,被我一諮詢跑去自殺可慘了,所以你只要在金錢上支援,多捐一些款給生命線才實在。

Read more